首页 > 诗文 > 纳兰性德的诗 > 寻芳草·萧寺记梦

寻芳草·萧寺记梦

[清代]:纳兰性德

客夜怎生过。梦相伴、绮窗吟和。薄嗔佯笑道,若不是恁凄凉,肯来么。

来去苦匆匆,准拟待、晓钟敲破。乍偎人一闪灯花堕,却对著琉璃火。

寻芳草·萧寺记梦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寄居在外的夜晚要怎么挨过?梦里有她倚着窗子与我吟诗作对,她故作嗔怪。强作笑颜道:你如果不是心绪这般凄凉,会来与我相聚吗?

无奈来去都太过匆匆,本来打算让你陪我到晨钟敲响的时候,但你才刚依偎着我,一片灯花坠落,惊醒了我的梦,你已经不见了,眼见只有寺院里的长明灯在闪烁。

注释

寻芳草:词牌名,又名《王孙信》,双调五十二字,上片四句四仄韵,下片四句三仄韵。

萧寺:佛寺。相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,命萧子云书飞白大字“萧寺”。后世遂以萧寺为佛寺之称谓。

怎生:怎样,怎么。

吟和:吟诗唱和。

薄嗔(chēn):佯笑:假意嗔怒、故作嗔怪。佯(yáng)笑:假装笑貌。

恁(nèn):如此。

准拟:准备、打算。

晓钟敲破:晨钟敲醒,惊破好梦。

乍:刚。灯花堕(duò):灯花坠落。灯花坠落: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。堕:坠落。

瑠璃火:此指琉璃灯,即用角质透明的灯罩遮罩之灯火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清)纳兰性德著.孙红颖解译,纳兰词全鉴:中国纺织出版社,2016.02:第111页

寻芳草·萧寺记梦创作背景

  赵秀亭、冯统一《饮水词笺校》载:“据‘薄嗔’、‘偎人’语,知所梦为亡妻。卢氏既丧,一年始葬。旧习,其柩应暂厝寺庙。视‘肯来么’三字,副题所云‘萧寺’,即卢氏厝灵之庙宇。词作于康熙十七年(1678年)七月之前。”

参考资料:

1、闵泽平编著.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:崇文书局,2012.03:第73页

纳兰性德简介

唐代·纳兰性德的简介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
...〔 ► 纳兰性德的诗(218篇)

猜你喜欢

秦吉了 其二

明代张煌言

生当为凤友,死不作雁奴;我自名禽不可辱,莫待燕婉生胡雏!

别诗三首(2)

两汉佚名

其一

有鸟西南飞,熠熠似苍鹰。

蝶恋花·将去扬州重至湖上作

黄侃

波上残阳红万叠。小得勾留,不负清秋节。一纪重来情绪别。

芦花替我头如雪。

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八

宋代吕本中

夷甫终隳晋,群胡迫帝居。王纲板荡后,国势土崩初。

戈戟连梁苑,头颅塞浚渠。天心应助顺,侧听十行书。

题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

明代陆深

海上会看云,飘飘迥不群。扶桑红日近,锦绣总成纹。

临江仙 怀辰州教授赵学舟

宋代张炎

一点白鸥何处去,半江潮落沙虚。淡黄柳上月痕初。

遐观情悄悄,凝想步徐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