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生

[唐代]:李商隐

宣室求贤访逐臣,贾生才调更无伦。

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

贾生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汉文帝求贤,宣示召见被贬臣子。贾谊才能,确实高明无人能及。

只是空谈半夜,令人扼腕叹息。文帝尽问鬼神之事,只字不提国事民生。

注释

贾生:指贾谊(前200—前168),西汉著名的政论家、文学家,力主改革弊政,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,但却遭谗被贬,一生抑郁不得志。

宣室: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。逐臣:被放逐之臣,指贾谊曾被贬谪。

才调:才华气质。

可怜:可惜,可叹。虚:徒然,空自。前席: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。

苍生:百姓。问鬼神:事见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。汉文帝接见贾谊,“问鬼神之本。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。至夜半,文帝前席。”

参考资料:

1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751-752

2、陈国林.高中生必背古诗文.北京:龙门书局出版社,2012:76

贾生创作背景

  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,有两种说法。其一为冯浩在《玉溪生诗集笺注》中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(848年)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,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。另一说为杨柳提出,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、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(上册) .朱炯远,毕宝魁,陈崇宇 .沈阳 :辽海出版社 ,2006年 :189 .

2、唐麒,王东 等 .中国诗词故事 卷2 最新修订图文版 .吉林长春 :时代文艺出版社 ,2004年 :286 .

李商隐简介

唐代·李商隐的简介

李商隐

李商隐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

...〔 ► 李商隐的诗(491篇)

猜你喜欢

寄卢进斋

宋代顾逢

酒边无日不团栾,独冷斋中忆旧欢。

窗外一株红杏树,三年不得与君看。

归义云松禅师敕封郎官寄赠

明代于慎行

如何尘外侣,亦受世间名。佛果修无漏,官阶号不更。

紫衣宫锦制,丹诰法音迎。为问酬恩地,朝朝梵诵声。

归来

明代杨士奇

归来语向谁,白发故交稀。满目亭台好,伤心俗化微。

慌迷携鹤径,惭过钓鱼矶。童子何知我,犹嗤旧素衣。

摘芳词·莺声寂太平时

宋一鸿

良夜迢迢低玉绳,望双星。罗衣偷卸若为情,细叮咛。

拗住银钩红烛背,悄无声。是何意态意怦怦。问卿卿。

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

明代李寄

谁爱琼林数点鸦,灞桥驴背洛阳车。泠泠行触风前絮,缓缓归看陌上花。

玉佩金鱼将换酒,绿蓑青笠正浮家。分笺客斗新诗句,七步应输手八叉。

次韵答黄玉田

明代林熙春

汉家循吏次公尊,六息繇来自主恩。洱海夙归山斗望,闽山还忆保釐垣。

百年诒谷庭兰茂,三径栽花渭竹存。祇恐圣朝招隐急,风雷半夜起云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