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王沂孙的诗 > 扫花游·秋声

扫花游·秋声

[宋代]:王沂孙

商飙乍发,渐淅淅初闻,萧萧还住。顿惊倦旅。背青灯吊影,起吟愁赋。断续无凭,试立荒庭听取。在何许?但落叶满阶,惟有高树。

迢递归梦阻。正老耳难禁,病怀凄楚。故山院宇。想边鸿孤唳,砌蛩私语。数点相和,更著芭蕉细雨。避无处。这闲愁,夜深尤苦。

扫花游·秋声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秋天的肃杀之声突然响起,渐渐的能听到声音,淅淅萧萧的风声似乎没有停住的意思。这风声惊到了倦于行旅的人。对着油灯望着影子自我感叹,不由得站起来吟诵愁赋。风声断断续续的,便尝试到荒院里仔细听听。可是风声在哪里呢?但庭院里只有高树,还有落满台阶的树叶。

仿佛进入遥远的梦境。正好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,有着生病憔悴的样子。本来是山里的庭院。却想到边疆鸿雁的孤鸣,台阶下的蟋蟀的秘密私语。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。我无处可躲避。这种闲愁,夜越深越痛苦。

注释

秋声:时至秋日,西风起,草木凋零,多肃杀之声,曰秋声。

商飙(biāo):指秋风 。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。商音配秋。商音凄厉。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。因以商指秋季。

淅淅:象声词,形容风声。

倦旅:指倦于行旅的人。

青灯:光线青荧的油灯,借指孤寂、清苦的生活。

吊影:对影自伤。极言孤独。愁赋:度郎先自吟愁赋,凄凄更闻私语 。

断续:意指风声不定时断时续。无凭,无准或不定之义。何许:何处。但:只,只有。

迢(tiáo)递:遥远的样子。

老耳难禁: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。

边鸿:边塞的鸿雁。孤唳:指鸿雁孤鸣。砌蛩:台阶下的蟋蟀。

数点:指雨滴。更著:更加上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宋)王沂孙.吴则虞导读 王沂孙词集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1.09:第76页

2、刘永济.唐五代两宋词简析;微睇室说词:中华书局,2007.10:第116页

扫花游·秋声创作背景

  至元二十八年(1291),元朝诏告天下寻访隐居埋名的人士,征辟任用南士,并责成各级官府严加督视。宋亡后一直隐居会稽的王沂孙在这一年被强征而起,出任庆元路学正。这一首《扫花游·秋声》,便是他出任庆元任上,日夜思念故乡并渴盼早日归家的心迹流露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石,杨旭辉主编;清华大学中文系,苏州大学《唐宋词鉴赏大辞典》编写组.唐宋词鉴赏大辞典:中华书局,2012.07:1392-1393

王沂孙简介

唐代·王沂孙的简介

王沂孙

王沂孙,字圣与,号碧山、中仙、玉笥山人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,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。有《花外集》,又名《碧山乐府》。

...〔 ► 王沂孙的诗(75篇)

猜你喜欢

初冬有事武闱登三山南楼眺望

明代卢龙云

一上层楼寓目宽,南中十月只轻寒。千山雨过林仍绿,万木霜催叶未丹。

骑射此时资讲武,蒐罗他日备登坛。汉家颇牧频推毂,须信封侯事不难。

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四十二

近现代伯昏子

太上屈尊抟众杯,岂能尽破恣狂诡。芸芸手足美头颅,何爱造之何怒毁。

三忠祠

明代孙绪

拂袖拜三贤,云霞映暮天。孤忠徒自许,一死竟谁怜。

玄化昭心事,丹诚付简编。明禋逢盛世,肸蚃自年年。

奉和乐道

宋代韩维

昔闻有客荐扬雄,清世文章又见公。

奏赋独高天下士,辞荣远继古人风。

感怀冬夜

明代赵迪

穷冬天地闭,积雪暗河关。身世随孤雁,家林隔万山。

江声回积梦,灯影对愁颜。遥夜心千里,萧萧两鬓斑。

同苗发慈恩寺避暑

唐代李端

追凉寻宝刹,畏日望璇题。卧草同鸳侣,临池似虎溪。
树闲人迹外,山晚鸟行西。若问无心法,莲花隔淤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