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辛弃疾的诗 > 西江月·粉面都成醉梦

西江月·粉面都成醉梦

[宋代]:辛弃疾

粉面都成醉梦,霜髯能几春秋。来时诵我伴牢愁。一见尊前似旧。

诗在阴何侧畔,字居罗赵前头。锦囊来往几时休。已遣蛾眉等候。

西江月·粉面都成醉梦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妻之美貌都成为了醉梦,已成过去,而我鬓白余生有几?初见之初即诵我的抒写愁怀之作,一看便知能与我同甘共苦者。

你的诗作与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水平相近,书法则在罗叔景赵元嗣之上,诗囊往来什么适合才能停止,每次归来,你早遣蛾眉迎候,为我整理诗囊。

注释

西江月: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名,又名“白蘋香”“步虚词”“江月令”等。正体双调五十字,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。

粉面:粉嫩洁白之面。陆畅《解内人嘲》诗:“粉面仙郎选圣朝,偶逢秦女学吹箫。”

伴牢愁:楚辞篇名,汉扬雄著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又旁《离骚》作一篇,名曰《广骚》,又旁《惜诵》以下至《怀沙》为一卷,名曰《畔牢愁》。”注:“李奇曰:畔,离也。牢,聊也。与君相离,愁而无聊也。”

“诗在”句:引自杜甫《解闷》十二首:“陶冶性情存底物,新诗改罢自长吟。熟知二谢将能事,颇学阴何苦用心。”阴何:谓六朝诗人阴铿和何逊。

“字居”句:引自《晋书·卫恒传》:“恒作四体书势曰:罗叔景、赵元嗣者,与张伯英并时,见称于西州,故英自称上比于崔、杜不足,下方罗、赵有余。”苏轼《次韵孙莘老见赠》诗:“龚、黄侧畔难言政,罗、赵前头且眩书。”

“锦囊”:用李贺锦囊寻诗事。锦囊来往:出自《新唐书·李贺传》:“每旦日出,骑弱马,从小奚奴,背古锦囊,遇所得,书投囊中,及暮归,足成之。”

参考资料:

1、叶嘉莹主编 母庚才 顾之京副主编 朱德才 薛祥生 邓红梅编著.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(下册):中国书店,2006年01月第1版:第962-963页

2、辛更儒选注.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辛弃疾词 :中华书局,2013.10:138 -139

西江月·粉面都成醉梦创作背景

  此词元刊本编在庆元二年(1196年)遣放歌者诸词之间,却非为侍女所作。词意显为作者续娶范氏病殁时追忆情景,是一首悼亡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辛更儒选注.中华传统诗词经典 辛弃疾词 :中华书局,2013.10:138 -139

辛弃疾简介

唐代·辛弃疾的简介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...〔 ► 辛弃疾的诗(792篇)

猜你喜欢

初秋书感

宋代陆游

流年冉冉不容追,余息厌厌只自知。

马革裹尺违壮志,鹿门采药卜幽期。

和泛池三首 其二

明代边贡

闻结茅亭傍水边,几时同泛钓鱼船。酒宾诗主东南美,霁月光风上下天。

白雪可须推郢调,黄州真屡梦坡仙。休嫌小隐邻城市,心远由来地自偏。

寓兴十首 其九

宋代张至龙

夏月灌鞠根,见花在秋日。先时不施工,临花已何及。

金谷怀古

唐代杜牧

凄凉遗迹洛川东,浮世荣枯万古同。桃李香消金谷在,
绮罗魂断玉楼空。往年人事伤心外,今日风光属梦中。
徒想夜泉流客恨,夜泉流恨恨无穷。

即席

宋代陆游

稚荷出水榴花开,长苖圜鼙送举杯。

村邻相乐君勿笑,要是安健无凶灾。

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

清代缪徵甲

呜呼,许公仁者非神仙。代民纳税法外意,后之继者难为贤。

瘗金偿赋讳施与,诧为黄白毋乃颠。医师之外设方相,周礼广立仁政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