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沆瀣一气沆瀣一气的意思
hàngxiè

沆瀣一气



沆瀣一气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沆瀣:夜间的水气。这里指唐僖宗时;担任主考官的崔沆;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。所以有人开玩笑;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“沆瀣”两字。指“沆”、“瀣”两人连成一气。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。

出处宋 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乾符二年,崔沆放崔瀣榜,谈者称‘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。’”

例子皓东的敏锐活泼,和胜佛的豪迈灵警,两雄相遇,尤其沆瀣一气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hàng xiè yī qì

注音ㄏㄤˋ ㄒ一ㄝˋ 一 ㄑ一ˋ

繁体沆瀣一氣

正音“沆”,不能读作“kēng”、“kàng”。

感情沆瀣一气是贬义词。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辨形“沆”,不能写作“沉”;“气”,不能写作“起”。

近义词同流合污、狼狈为奸

反义词志同道合、肝胆相照、精诚团结

英语collaborate in evildoing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沆瀣一气的意思解释、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由傲寒词句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亲上作亲 亲戚间再结姻亲。
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
穷途潦倒 潦倒:失意。形容无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参看“穷愁潦倒”。
浪费笔墨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
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
空谷传声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繁文缛节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
目不忍见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
算尽锱铢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
酒能乱性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
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
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
国泰民安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
有血有肉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
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
一窍不通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
似是而非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
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
欺人自欺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
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。
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
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
黄钟毁弃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
色厉内荏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
无声无息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
饿殍满道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