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学舌的成语故事


鹦鹉学舌

拼音yīng wǔ xué shé

基本解释像鹦鹉一样学人说话。常比喻跟着人家的话说;或指搬嘴学舌。

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》:“如鹦鹉只学人言,不得人意。经传佛意,不得佛意而但诵,是学语人,所以不许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鹦鹉学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鹦鹉学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举棋若定 朱德《十月战景》诗:“战事从来似弈棋,举棋若定自无悲。”
金不换 京剧《粉妆楼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败子回头金不换。”
名山大川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反复无常 宋 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书》:“时事反复无常,天运所至,亦看人事对付如何。”
不辱使命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寿昌大笑起来,掉头对着立群说:‘不辱使命!’”
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
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7回:“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,抚台便这样的信从,若替他办那事,自不费吹灰之力。”
巧上加巧
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《上责躬诗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。”
罪上加罪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见今县里告下忤逆,如今又打死小四,罪上加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