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狐直笔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出处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“赵盾弑其君”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ǒng hú zhí bǐ
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ㄓˊ ㄅ一ˇ
繁体蕫狐直筆
感情董狐直笔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尊重历史事实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魑魅魍魉(意思解释)
- 倾家荡产(意思解释)
- 冠履倒置(意思解释)
- 书通二酉(意思解释)
- 初生之犊不畏虎(意思解释)
- 解铃还须系铃人(意思解释)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空口无凭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※ 董狐直笔的意思解释、董狐直笔是什么意思由傲寒词句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可多得 | 得:得到;获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难得到。 |
改俗迁风 | 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 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众多非一 |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 |
鹤立鸡群 |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
当机立断 | 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 |
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意惹情牵 | 惹:引起。牵:牵挂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